通过促进用户分享,达成一传十十传百效果的活动就是裂变活动,实质是老带新的分享行为。新点击
在APP生态中,这个形式其实并不少见,uber刚进入中国时的推荐码就给uber带来了大量用户。
毫无疑问,便于分享是微信生态最大的优势之一,低分享门槛加上低转化门槛(这里转化指用户关注公众号的行为),就让一个促分享活动能达成惊人的拉新效果。
很多文章分析过微信裂变活动的方方面面,非常具体。从我自己实操的经验来说,我认为一个裂变活动的关键就在于利益点的设置。
设置利益点的时候,除了具备足够吸引力外,还需要考虑利益点的包装和利益点与主产品的契合度。
用户完成一次分享行为,其实会经历一次或多次选择。
简单来说,当用户的分享动力大于分享阻力的时候,用户会进行分享,两者差值越大,用户分享欲望越强。
选择一个吸引力强的利益点,可以给予用户充足的分享动力,而对这个利益点进行良好的包装,使之成为用户的社交货币,可以大大减弱用户的分享阻力。
分享拼多多可以让你省下大把银子,但你却并不想分享到朋友圈;分享KEEP上跑完十公里的运动状态,并不能给你带来实质上的利益,但你完成运动后却有强烈分享的欲望。
这里我列了一些常见的正面形象,将自家活动的利益点甚至整个活动包装成下面这样,用户的分享阻力会小很多。
微信推广运营如何做用户拉新?
需要重视的是,现在用户越来越不容易有分享动力。同时,随着微信好友组成越来越复杂,分享阻力也越来越高。
不要忘记,你选择利益点做裂变的目的是拉新,拉来了用户却留不住用户,是最糟糕的拉新。
缺少全盘思维,是很多人容易犯的错,当你是一个leader的时候更需要注意这点。
裂变活动惊人的拉新效果,就让很多人投身于此,无论自己的用户需求是什么,都开始风风火火地裂变起来。结果花了成本,拉来了一大帮人,没过几天就全走光了,算下来7日留存的获客成本远高于买量投放。
你需要明确地知道自家产品的目标用户是谁,还需要保障整个裂变活动中可以把自家产品的卖点传递给用户,最后设置的利益点一定要与产品强关联。
高收益一定有高风险,所谓富贵险中求。
第一个风险是微信的查封机制。
微信对诱导分享和诱导关注的查封越来越严格了,在我进入微信生态前,我能感受到的只有刷屏H5经常被封,但其实还有很多是我之前不知道的。
微信服务号,如果利用参数二维码接口进行裂变活动(也就是邀请XX人扫码关注便获得礼品的活动),一定时间内涨粉数量太多,就会被清理掉这段时间涨的粉,并且限制接口的调用;
微信个人号,如果一定时间内添加的好友太多,就容易被微信冻结账号,更可怕的是会有很多后遗症,包括但不限于收不到别人添加好友的信息,发朋友圈别人看不见等等。
最近,专门针对打卡机制的小程序和APP的封杀,说实话,微信的机制在不断的变动,要想完全规避这种风险基本是不可能的,唯一的建议就是快中求稳,见好就收。
第二个风险是猖獗的羊毛党。
如果你花钱做裂变涨了一大波粉,但活跃和付费数据仍然毫无提升,恭喜你,你是被羊毛党选中的真命天子。
为了规避这种风险,在利益点设置的时候尽量选择边际成本为0的东西,比如一堂免费课,或是一些电子资料。
关于裂变的碎碎念
同样是通过拉来一大波量,有的人转手就低门槛快速变现赚了一大笔,有的人把这些粉丝卖给需要的大号,有的人却只能眼睁睁看着粉丝流失却不知道为什么。
有的时候,数据可以作为衡量指标,但不能成为最终目的。
裂变只是个手段,没有对错,就看你怎么去使用它,但打磨好产品永远是重中之重。
另外,很想声明的一点,做增长不等于做裂变!黑客增长也不等于0成本拉100万用户!
增长黑客的核心在于利用技术和数据,不断进行ABTest等测试,将有效果的行为优化和规模化,减小风险和成本,最终达到获客数量和获客成本的最佳平衡点。
用户增长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团队,没有技术和数据的支持,没有产品调优的话语权,是非常难开展工作的。
绝口不提团队的重要性,绝口不提技术和产品在其中的重要性,只吹嘘增长黑客能从0做到1000万的行为,都是在哄抬X价,其中就是一波人在忽悠投资人和老板,然后从中获利,他们看似在教你做用户增长,其实做的是自己钱包的增长。新点击
加真粉活粉 就找云粉吧:https://www.yunfenba.com/?=college
扫一扫,关注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