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升公众号读者阅读文章关注率的三大方法

为何你文章很好,用户看了却没关注欲望?本文作者将就此问题展开叙述。另,本文所谈的内容运营策略适用于所有内容平台。
近期有个做公众号运营的读者咨询了我一个问题,匿名简述如下:
“为何我公众号在内容定位重新改版后,转发量、阅读量有了大幅度提升,但从阅读文章所获得的粉丝却不增反降呢?”
对于一个正在阅读文章的读者而言,究竟是什么内在决策因素触发他关注(或懒得关注)一个公号?
一、用户关不关注一个公号到底取决于什么?
目前无论是经济学、营销学、MBA(们),对决策行为研究都几乎聚焦于付费领域,但对于免费的产品,以时间消费为主的用户决策行为却鲜有正儿八经的研究结论公布。
然而,只要我们顺着“用户视角”观测,依然可以捕获到用户关注一个公众号的几个“关键决策路径”。
我们不妨先想下,读者通常在什么时候“决策”是否要关注一个公众号?
“废话,当然是在阅读完全文之后啊。”
真的如此么?这个回答只答对了一半。
我们本能地以为,读者是在阅读完全文之后考虑是否要关注一个公众号(图左)。而现实却是,读者在阅读文章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选择「关闭」文章或「继续」阅读,甚至直接就关注了(图右)。
人们关注公众号的“关注操作”确实是在阅读完之后,但“触发是否关注的决策”却早在阅读的过程中就已经“决定”了。
我们只需细细回想下,自己上次关注一个新的公众号时,真的是在文章阅读完之后才思考要不要关注的么?
显然不是,在我们阅读的过程中,潜意识就让我们做出决策了。
这恰似相亲的两人,在开口说话的瞬间,双方就知道是不是彼此的菜了。而不是等到相亲结束后用计算器算下:外貌3分、收入4分、学历5分、有房有车100分,然后做下加权平均值。
至此,我们可以简单总结下,提升读者阅读文章时关注率,我们其实有三大方向可以改进:
- 方向一防御策略:最大限度提升阅读完成率
- 方向二融合策略:将临时内容需求转化成长期
- 方向三进攻策略:创造“顶峰”阅读体验感
这些改进并不需要你有漂亮的文字功底或知识沉淀,任何一名普遍编辑、写作新手,只要花点心思,都可以做到。
二、提升读者阅读文章时关注率的三大方向
方向一:防御性策略,降低读者“阅读中断”
虽然阅读完一篇文章的新读者未必会“关注”,但是没有阅读完(即中途关闭、跳出)的读者一定不会关注。
因此,如果想要提升关注率,首先就必须大幅度提升阅读“完整率”,因此,我们必须率先在阅读文章的各大“高危跳出区”进行优化。
那,哪些地方是高危区呢?
如上图所示,显然,文章开头、正文过渡区、阅读疲劳区(高认知消耗)、外部干扰源等等都是需要重点防范对象。
锁定高危区就好办了,下面,我们只需针对相应的“跳出”高危区逐个击破即可:
(1)优化文章开头:故事化,定下全文基调
当读者点开你的文章开始阅读时,他们都处于“高度专注”?
大都数时候,都不是。用户很可能心不在焉,盘算着老板想法、客户心思、或想着送女友什么礼物……
我们千万不要预设读者是怎样怎样。
这就是为何我们需要在正文开头多动点心思:让用户抛开杂念,聚焦文章主题,激发其看完文章的欲望。
如何做到呢?
最原始最有效的方式仍然是讲故事。毕竟人类天生就喜欢寻求解释,就像喵星人看到活蹦乱跳的鸡仔就想追逐着玩一样,故事留下的悬念就是读者阅读完文章的最佳动力。
比如,哪怕是一篇学习类文章,如果开头是:
“徐明通过了CET6,仅比及格线高出5分。对于清华的学生这不算什么,但,徐明上大学后患了眼疾,学习全凭语音……那么,他是怎么做到的?”
而另一个版本的开头:
“研究发现,英语听力对学生提升英语成绩有很大帮助的,主要体现在一、二、三……下面分别介绍……”
毫无悬念,第二个版本几乎会被多数人“开场灭灯”。
当然,所谓故事化并非仅仅是指“编小说”,只要我们能从常见的事物中指出与众不同之处,设下与读者相关的悬疑,符合“背景-冲突-顿悟-解决”的思维框架,都OK。
具体如何“故事化”,李少加在之前推文中已提过数次,本文不赘述。
掌控故事化开头写作技巧,也可以参考《金字塔原理》(巴巴拉·明托著)有关“序言”写作的章节。
(2)优化内容正文
哪怕是一个能跑马拉松的人,跑10公里也会累的,何况,我们还不能要求每个读者都像马拉松运动员一样耐久、专注。当读者阅读疲劳的时候也就是他点击左上角“返回”关闭的时候。
那,有哪些策略能最大限度的降低用户阅读过程“中途放弃”呢?
咱热个身,先介绍一种安全无公害、也是任何小学语文的必修课:缩写文章
文章长度与阅读完整率存在明显的负相关特性。
在能说清楚文章主题,作者(或编辑)务必遵循古老的奥考姆剃刀原则:如无必要勿增实体,如无必要勿增内容。
即,与主题无关的、或虽然有趣,但会让读者注意力转移的、引发文章逻辑复杂的内容,勇敢删除吧。
缩小篇幅意味着缩短读者的阅读总时间,这能极大的降低因为外部事件导致阅读中断的可能性。
比如,窗外突然的雷雨、隔桌同事妹纸的微信小表情、智能水杯的喝水提醒……任何声响都可能影响当下人们脆弱不堪的专注力。
当然,缩写文章篇幅必须坚持在保证主题及逻辑完整性的前提下。否则就本末倒置、弄巧成拙溴大了。这不,就连爱因斯坦伯伯都说了“凡事应尽量简约,但不可过于简化”。
那么,对于较为复杂的主题(比如本文),已经没法再缩减的情况,还有什么办法能去除读者的阅读疲劳感呢?
(3)善用幽默(惊喜)消除读者的阅读疲劳感
神经科学对大脑部分的研究证实,心情愉悦能有效提升我们的大脑负责自控能力(大脑前扣带回)的效率。庆幸的是,“幽默”就是一个最高性价比的让读者心情愉悦的杀手锏。
当然,文章的幽默也不是随便见缝插“幽”,而应当是将主题中的内容“幽默化”,否则会显得很“作”,it’s not cool。
『你问我怎么写得很风趣?这是个好问题,嗯,我也不会。』
对,上述就是一种幽默的模型,核心就是“预料之外,情理之中”、“制造冲突,适当自嘲”
幽默或心情愉悦的感觉能重新召回读者的专注力,我们现在也就不难理解,为何学生时代那些风趣的老师教出的学生也都比较厉害,至少,在追求女生方面。
基于这点考量,我们可尽量将幽默化的内容安排在“高认知负荷”的内容区域。
目前聊完了如何最大限度的使读者阅读完全文,但阅读完并不代表用户就会关注。事实上,在当下信息流爆炸的背景下,绝大部分阅读完文章的读者都不会关注该号。所以作者以上策略都属于防御性策略。
那,为了触发用户关注一个公号,还存在哪些大幅度提升读者关注率的内容改进策略呢?
方向二:将临时的内容需求转化成长期需求
绝大多数读者之所以会阅读一篇“非自己所关注公众号”的文章(即来自朋友圈、群、或者亲友推荐转发),通常阅读契机都是“一时兴起”或“一时之需”。
比如,近期经常熬夜加班,那么看到朋友圈有人转发,你也许就会点击阅读。
云粉吧专业的微信公众号引流推广平台
扫一扫,关注我们
